DB21T 1454.7-2010 气象灾害评估 第7部分_雷电

ID

738927B4E64844248D80E5005CEB75CD

文件大小(MB)

1.42

页数:

7

文件格式:

doc

日期:

2016-12-9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目 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雷电灾害气象等级划分 1,5 雷电灾害气象等级评估报告 2,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暴雨灾害评估报告书 3,前 言,本部分由辽宁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辽宁省气象台,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传雷、蒋大凯、袁子鹏、贾旭轩、才奎志,本部分为首次发布,引 言,雷电灾害是我省主要的一种的自然灾害,近年来辽宁雷电灾害频繁发生,由此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日趋严重,因此有必要进行我省雷电灾害气象等级划分,及时了解雷电可能造成的或己经造成的后果,为相关部门提供合理雷电防护相关建议,气象灾害评估 第7部分:雷电,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辽宁省雷电灾害气象等级的定义、划分指标及等级划分,本部分适用于辽宁省雷电灾害气象等级划分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DB21/T 1363-2005 气象灾害 定义与分级,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气象灾害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应符合DB21/T 1363-2005的规定,3.2,最大雷电时密度 Max Hourly Lightning Density,评估区域每小时每100平方公里网格内闪电的个数最大值(个/百平方公里),3.3,雷电流幅值时均值 Hourly Lightning Current Amplitude,评估区域每小时雷电的脉冲电流所能达到的最高值的均值(),3.4,雷电流上升陡度时均值 Increase In Hourly Lightning Current Steepness,评估区域每小时雷电流随时间上升的变化率的均值(),3.5,雷电灾害气象等级 Meteorological Grade Of Lightning Disasters,根据辽宁省雷电天气事件闪电定位仪数据,统计分析雷电事件中不同因子的等级指标,对雷电事件进行某种间隔划分而得到的灾害气象等级,4  雷电灾害气象等级划分,利用辽宁省闪电定位仪数据,对雷电天气事件中的雷电时密度、雷电流幅值时均值、雷电流上升陡度时均值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所属等级即为此次雷电灾害气象等级划分,4.1  一级,最大雷电时密度、雷电流幅值时均值、雷电流上升陡度时均值中有两项或均达到表1中一级雷电灾害气象等级指标,4.2  二级,最大雷电时密度、雷电流幅值时均值、雷电流上升陡度时均值中有两项或均达到表1中二级雷电灾害气象等级指标,4.3  三级,最大雷电时密度、雷电流幅值时均值、雷电流上升陡度时均值中有两项或均达到表1中三级雷电灾害气象等级指标,表1 雷电气象灾害等级对照表,等级 最大雷电时密度,(个/百平方公里) 雷电流幅值时均值() 雷电流上升陡度时均值() 一级 ≥100 ≥25 ≥10 二级 50-99 18-24 3-9 三级 25-49 8-17 1-2 5  雷电灾害气象等级评估报告,对雷电灾害进行评估后,应该给出书面的评估报告。该报告的内容应该包括对雷电灾害的详细描述及填写雷电灾害评估报告书,雷电灾害评估报告书的样式和内容详见附录A,附录 A,(规范性附录),雷电灾害评估报告书,A.1 雷电灾害评估报告书见表A.1,表A.1 雷电灾害评估报告书,雷电起止时间 开始:XXXX年XX月XX日XX时 结束:XXXX年XX月XX日XX时 被评估区域       省      市      县(区) 评估指标 最大雷电时密度 雷电流幅值时均值 雷电流上升陡度时均值 指标值 评估等级 ,填写: 审核:,评估单位:(盖章),评估时间:XXXX年XX月XX日,DB××/T ××××-××××,注,注 II,注,注,1,注,DB21/T 1454.7-2010,注,III,注,3,注……

……